聚焦新型職業農民
  “人口大國無人種地”,這個論斷絕不是危言聳聽。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國家和各部委都在行動——
  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解決未來“誰來種地”的問題。2011年10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意見》。同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共同召開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推動落實文件內容。
  職業院校成為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重地。
  4月3日,教育部辦公廳、農業部辦公廳聯合發佈了《中等職業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方案(試行)》(以下簡稱《培養方案》),標志著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向廣大農民敞開了大門。
  “新型職業農民要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良好科學文化素養和自我發展能力、較強農業生產經營和社會化服務能力,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要求。”《培養方案》中這樣表述。
  教育部職成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新型職業農民與傳統農民的區別在於:在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中加快去除“農民”的身份屬性,使新型職業農民逐步走上具有相應社會保障和社會地位的職業化路子,實現從身份向職業的轉變;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以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經營為目標,實現從傳統農業生產向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轉變;引導新型職業農民逐步走上“家庭經營+合作組織+社會化服務”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組織化路子,以解決保供增收長效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從傳統小農生產向社會化大生產轉變。
  農業人才的培養以往依賴於應用型教育培養相關專業學生,通過政策引導其畢業後進入農村工作。讓農民“回爐”職業學校,培養職業農民,農業職業院校能否承擔重任呢?
  農業職業院校困境
  全國農業職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課題組最近發佈了《2013全國農業職業教育年度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課題組選取了全國182所農業職業院校(農業高職院86所、農業中職校96所)作為樣本,樣本分佈於我國東、中、西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調查內容涉及辦學基本情況、涉農專業情況、服務三農情況以及具體辦學成效、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等,較為翔實地反映了2012年全國農業職業教育資源的發展現狀。
  我國農業職業教育髮端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全國興辦的一批農務學堂,如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然而,近兩年來,我國農業職業院校因生源嚴重不足,帶來的直接後果是開辦的涉農專業數量銳減,在一些農業高職院校中涉農專業學生比例甚至不足20%。教育部等五部委的一項聯合調查也顯示,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共有各類農業中等職業學校530餘所,而到目前為止,農業職業院校和涉農的職業院校僅剩237所,十餘年間銳減近300所。此外,“農”字頭的職業院校中非農專業強於涉農專業的現象也不鮮見。
  “86所農業高職院校生師比平均值為22.5∶1,96所農業中職校生師比平均值為21.4∶1”,課題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而農業高職院校生師比的合格標準為18∶1,可見農業職業院校教師總量不足,部分教師仍處於超負荷的工作狀態。
  課題組的調查發現,農業中職學校2012年平均每校擁有雙師教師職數75個、正高教師職數1個、副高教師職數47個。我國大部分農業職業院校的師資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師資隊伍建設成績尤為顯著,各農業職業院校均擁有一批雙師型教師。但值得註意的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師資隊伍建設仍不盡如人意,人員編製的不配套,造成了師資隊伍新的斷層。
  《報告》指出:師資力量並不是農業職業院校發展的主要問題,農業生源劣勢、專業結構弱化、農業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缺乏創新,導致農業職業院校招生難。我國農業職業院校近年來招生數呈逐年減少態勢,且生源多以農村為主,涉農類專業的招生尤為困難,涉農學生僅占182所農業高職院校在校生總數的33.3%。而在部分農業職業院校內部,非農專業比重有所加大,涉農專業數量逐年減少,涉農專業數不足10個的農業高職院校有55所,農業中職校達81所,甚至有個別院校涉農專業開設職數僅為1個。
  “有些農業職業院校因發展定位不明,原本條件較好的專業不能做大做強;有些農業職業院校由於農業類專業招生困難,被迫開辦了與自己原先專業無關的新專業;有些農業職業院校對實習、實訓場所投入嚴重不足,導致學生實踐能力差,就業競爭力弱,反過來制約了學校的招生;有些農業職業院校專業結構趨同化,造成了農業職業院校專業結構的弱化,人才培養方案也嚴重滯後於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要求。”該課題組負責人、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吉文林為記者曆數涉農專業發展的問題,他對此不免擔憂:“農業類高職院校對普通高中畢業生缺乏吸引力,部分農業職業院校還陷入辦學困境,有的已經轉行,有的被兼併,極少數甚至有倒閉的風險。目前,社會對涉農畢業生有需求而無供給的問題已經出現。”
  課題組認為,農業職業院校困境的背後,反映的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投資體制尚未形成,農業職業教育資源總量不足,且配置失衡。目前,經費投入的短缺依然是制約我國大部分省份農業職業院校持續快速發展的瓶頸所在,政府職教經費對農業職業院校沒有傾斜政策,國家財政沒有支持農業職業教育的專項經費,雖有時從其他部門獲取少量資金,但常常是臨時、偶然、非機制性的投入。
  農業職業院校能否破局
  面對農業職業院校如此窘境,有學者提出所有中職學校可以以培養求學者的職業技能為出發點,不設年齡限制,寬進嚴出,向具有初中畢業學歷者全面開放。政府必須給農業職業院校撥付職業農民培訓的經常性經費,對學校提出培養人數、專業、質量要求。
  而此次《培養方案》所設路徑即是如此。新型職業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採用半農半讀、農學交替等方式,在2~6年內分階段完成學業。共設置了種植、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農業工程和經濟管理五個專業類,累計修滿2720學時、獲得170學分即可畢業,獲得國家承認的中等職業教育學歷,由學校頒發中等職業學校畢業證書。
  教育部職成司有關負責人在相關政策解讀中指出,農業職業教育不單單包含以往側重於技術和技能的職業培訓,而是從觀念、理念、道德、技術、能力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農民素質的系統教育。
  國家承認的公辦、民辦涉農中、高等職業學校,如果具有連續10年以上的涉農專業辦學資歷,具備相應的基層辦學能力,能夠進村、入社、到場,方便農民就地就近學習,具有相應專業及課程開發的能力,具有相應的農民教育培訓經驗和師資力量,都擁有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辦學機構資質。
  這無疑給農業職業院校提供了發展的新方向。農民居住分散、學習要與生產兼顧,這就需要農業職業院校適應實際,主動幫助農民做到集中學習與農業生產交替進行,將教學班辦到鄉村、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村社區和家庭農場,重視學用結合、學以致用。這種做法解決了招生難的問題,同時有關部門正在研究的推動國家建立出資購買農民學習成果的公益性經費補償制度,將給農業職業院校增加制度性的經費支持。
  對農民來說,老師就在身旁,可以邊學邊問邊乾,容易取得學習效果。農民一旦嘗到了致富的甜頭,就會產生接受教育的自主積極性。長遠來看,幫助農民走上職業化教育道路,農民便不再是一種身份印記,而是一種新型的職業選擇。
  這似乎是一條雙贏的道路,但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我們知道的是,職業教育全面向農民和農民工開放,將是推進改革的重要力量;政府花錢購買職業農民教育培養是關鍵環節。  (原標題:新型職業農民 誰來培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z69pzar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